为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,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和需求,推动本科教学持续改进与发展,4月18日,智能制造工程系组织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。会议由系党支部书记李西兴老师主持,全系教师代表参加。座谈会上,与会师生围绕课程设置、教学内容、学习压力与竞赛支持等方面开展交流。

22级智能制造班学生代表反馈,目前大三阶段专业课程数量较多,课程压力较大,建议适当压缩课程安排,为大四阶段考研和就业预留更多时间与精力。李西兴予积极回应,表示学院已针对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优化,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调整,同时,将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与考研辅导,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业与职业发展支持,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大四阶段学习与发展目标。
23级智能制造班学生代表反映,当前学科课程设置尚未能充分体现智能制造专业的特点,与其他工科专业差异性不明显,专业归属感不强。杨奇彪说明由于智能制造专业设立时间相对较短,初期课程设计中参考并引入了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,确实存在专业辨识度不高的问题。在本轮课程大纲修订中,学院已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全面优化,剔除部分不再适用的陈旧课程,新增了一系列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专业课程。
23级工业工程班学生代表指出,在专业学习过程中,缺乏系统的竞赛指导与参与渠道,影响了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实践与能力提升。对此,系副主任龚立雄老师表示,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竞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。在新修订的课程大纲中,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更加注重案例教学、实际应用与竞赛背景知识的融合。同时,鼓励学生积极与院系教师沟通交流,主动参与导师指导项目和竞赛筹备,共同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与支持环境。
本次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互动氛围。智能制造工程系将继续秉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理念,认真研究与落实师生建议,持续推进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质量提升,构建更加科学、合理、有温度的人才培养机制,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。